导航菜单
首页 >  材料工程08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领域代码:085601 )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类别围绕材料、化工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宽口径需求和培养共性而设置。我校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下设两个培养方向,分别为材料工程与化学工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点获批于2010年,并于2017年进入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群,2022年再次入选。本学科已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通过18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地方企业及全国材料行业进行密切合作,搭建学生培养平台。结合材料学科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根据国内外材料学科高等教育现状、发展动态和学校背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根西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培养目标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类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类别要求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和材料化工领域专门知识;掌握材料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能够熟练阅读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掌握必要的实验、分析、检测或计算的方法和技术;具有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等开发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材料、化学、化工及能源相关行业,特别是油气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或承担相关专门技术工作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养方向

学科聚焦油气田材料及工程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研究的材料工程问题,注重与新能源、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工程等学科交叉,在油气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领域形成鲜明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1.材料学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及结构、合成制备及加工工艺与性能及使役特性之间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备、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方向主要聚焦天然(页岩)气开发工程方面的材料工程研究。围绕四川天然气气藏富含酸性气体(H2S、CO2)的特点及页岩气向3500米以深开发的需求,针对极端环境(高温、高压、高腐蚀)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及组织失效问题,开展天然(页岩)气开发用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的设计、制备、应用、失效与防护研究。特色研究内容为:(1)高强度耐蚀合金材料;(2)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3)硅酸盐固井材料等工程问题和工程应用研究。

2.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重点基于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材料科学的前沿研究与发展动态,利用先进的理论研究、分析与设计方法和技术,以及高水平的实验平台、装备和工艺,进行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探索。本方向主要聚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材料工程研究。围绕国家能源发展趋势和四川清洁能源战略布局,针对太阳能转化效率低、氢能制备与储运成本高、储能电池安全等问题,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开展新能源高效转化、存储与安全应用过程关键材料的研发。特色研究内容为:(1)高转化效率太阳能电池及材料;(2)光电制氢及化合物储氢材料;(3)高安全性化学储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等工程问题和工程应用研究。

3.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是研究控制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将材料加工成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和服役寿命预期要求的各种零部件及成品的应用技术的学科。本方向主要聚焦金属与高分子加工过程的材料工程研究。针对石油天然气及新能源等领域的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加工问题,主要开展材料加工新方法、加工过程的工艺优化及智能化控制、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的应力与变形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加工过程结构演化及调控、材料的表面改性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具有明显的能源特色优势。特色研究内容为:(1) 油气田复杂环境下金属材料的加工;(2)油气田复杂环境下高分子材料加工;(3)油气田材料加工技术等工程问题和工程应用研究。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的材料,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制备、结构、性能、成型、服役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为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制造、使用及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高分子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方向主要聚焦油气田高分子材料的工程应用问题研究。围绕老油田高效再开发和深层油气安全开发的需求,针对高温、高压、高盐、高硫等工况环境下,开发效率低、难度大等问题,开展特殊工况条件下,油气田开发用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评价和工程应用研究。特色研究内容为:(1)油气开采用高分子材料;(2)油气田复杂环境下高分子复合材料;(3)油气田智能高分子材料等工程应用。

5.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在材料基础上,按照学科内在联系自然延伸,突出与资源、环境、经济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构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体系。本方向主要聚焦油气生态环境材料的工程问题研究。围绕油气资源清洁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针对油气资源开采、输运和使用中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从资源循环的角度,通过多学科交叉开展油气生态环境材料的制备、评价和工程应用研究。特色研究内容为:(1)酸性气藏及伴生气(CH4、CO2、H2S)高附加值利用;(2)固体危废物回收再利用和含油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3)化工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等工程问题和工程应用研究。

三、基本要求

1.基本素质

(1)学术道德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对合作研究成果应遵从署名惯例或共同的约定,不得有剽窃、抄袭、伪造、篡改数据、私自署名、泄密和其它违背公认的学术规范的行为;遵守科学伦理,坚持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严谨勤奋、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

(2)学术素养

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掌握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必要的实验、分析、检测或计算的方法和技术;掌握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处理本领域的生产实践问题;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善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具有终身学习的专业素质。

2.知识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

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管理科学等人文社科知识。

(2)专业知识要求

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成形与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等专业知识;掌握材料近代研究方法和材料发展前沿等;掌握必要的实验、分析、检测或计算的方法和技术;掌握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知识。

3.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掌握包括检索、阅读、分析、理解各种专著、论文、资料、专利及网络资源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熟悉材料工程领域相关的文献资料,能够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得在所从事研究领域开展研究需要的背景知识;学会利用可获得的信息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

能够对获得的实践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并理解数据的含义;掌握运用所学基础与专门知识,运用所从事领域相关的先进技术与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或数学建模,解决本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

(3)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从研究与开发材料的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能够提出解决方案,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4)开拓创新能力

在行业规范/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了解材料工程领域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前景,善于发现与学习、掌握新的理论和方法,学习、辨识和应用别人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具有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开拓创新的思维。

(5)组织协调能力

在组织生产、解决生产工艺技术难题等问题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沟通、交流、组织和协调能力。

(6)学术交流能力

具有进行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和演示性交流的技能,并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内容规范;具有撰写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的能力;具有在公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

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和文献综述的要求

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学科发展需求,结合个人学术兴趣,选择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意义的课题;选题应来源于技术研究、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与应用价值,包括材料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

须撰写8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包括主要理论、方法、成果、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论文)、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英文文献占30%以上。

(2)论文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按照《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和本领域现行的所有国家标准等有关规定撰写。学位论文要做到条理清晰、用词准确、表述规范。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独立完成与诚信

相关推荐: